-
沈潜
明初大臣沈潜。钱塘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。太祖朱元璋洪武间进士,累官至兵部尚书。 当时武官曾恃功暴横,文官勋臣子弟亦多玩忽法令,因此他承旨撰《御制大诰》二十二篇及《谕戒》八条以为禁律,颁布将士熟读牢记,遵守法纪,切勿玩忽等字样,并请严禁......
-
沈束进谏遭监禁 含冤十八年(图)
在明代的政府架构中,有一个言官体系。言官由御史与给事中两部分组成,御史供职于都察院,是朝廷的耳目,在都察院之外,还有一个与六部(吏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、户部)相对应的建言、评价与监察系统,叫六科,给事中供职于六科。言官的官阶不高......
-
沈德符
沈德符[明](公元一五七八年至一二年)字景倩,一字景伯,又字虎臣,秀水人。生于明神宗万历六年,卒于思宗崇祯十五年,年六十五岁。万历四十六年(公元一六一八年)举人。皆以进士官京师,故德符自幼习闻故事。中年南返,仿《集古录例》撰《野获编》......
-
沈周
沈周(1427年—1509年)明代杰出画家。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居竹居主人等,是明中叶画坛上四大艺术家(另三人为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)之一,人称江南“吴门画派”的班首,在画史上影响深远。沈家世代隐居吴门,居苏州相城,故里和......
-
杨璟
杨璟,合肥人,明初将领。本儒家子。以管军万户从太祖下集庆,进总管。下常州,进亲军副都指挥使。从下婺州,迁枢密院判官。再从伐汉,以功擢湖广行省参政,移镇江陵。进攻湖南蛮寇,驻师三江口。复以招讨功迁行省平章政事。帅左丞周德兴、参政张彬将武......
-
李渔与闲情偶寄(图)
李渔造像 王家训作 李渔是17世纪中国杰出的戏曲理论家和不可多得的科普作家。他的专著《闲情偶寄》包罗万象,自居室至庭园,举凡饮食烹调、养花种树、医疗养生,无所不谈,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学小品集。 李渔(1611—约1679),字笠......
-
朱姓皇族改姓东 闯关东到庄河定居(图)
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 末年,朱姓皇族改姓“东”逃到山东海阳,后闯关东来到庄河定居 庄河青堆镇孔家村六吉屯位于该镇西侧约5华里的地方,那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,然而,一直以来,那里却盛传着一种说法:该屯的东姓人是明国皇帝朱元璋的后裔。最近,......
-
朱元璋杀戮功臣 唯汤和幸免(图)
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,功臣几乎被他杀绝,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,其原因何在? 伴君如伴虎,这话真不假。在中国封建社会中,历朝如此,明代尤甚。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,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,几乎被他斩尽杀绝,徐......
-
朱元璋教子治家 皇家反腐防变(图)
朱元璋[注: 大明太祖高皇帝(1328年10月21日-1398年6月24日)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,姓朱,讳元璋,汉族。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的君主。] 自视为最勤勉、最努力、最负责任的君主。关于这一点,他无数次对子女和臣下自夸......
-
朱元璋为啥不杀汤和(图)
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,功臣几乎被他杀绝,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,其原因何在? 伴君如伴虎,这话真不假。在中国封建社会 中,历朝如此,明代尤甚。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,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,几乎被他斩尽杀绝,......
-
晚明文士爱蹭饭(图)
李渔 文士当然有脸皮黑厚者,但整体而言,这一阶层之群体人格,是不太爱食嗟来之食的,文士心灵敏锐,其耻感比其他人强烈,大都宁可饿死,也不食周粟,但晚明好像例外,他们爱搞派对,爱到财主家去白吃白喝,去吃者雄赳赳气昂昂,放开肚皮大快朵颐,被......
-
晚明小品 张岱之博最可玩味(图)
张岱小像 文汇读书周报 资料图片 晚明小品一反高头讲章,旨在反映市井生活,文字精隽清雅,提倡个性解放。如李渔的《闲情偶寄》,冒襄的《影梅庵忆语》、沈复的《浮生六记》、洪应明[注: 洪应明,字自诚,号还初道人,藉贯不详,有《菜根谭》传世......
-
明清时期的游观及其建构(图)
《姑苏繁华图》(局部):清代宫廷风俗画家徐扬绘制,描绘乾隆年间(1736─1759年)苏州城繁盛的景象。 常言道: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”,扩展视野、体验异地历史文化,是物质生活富足的香港人的向往,每逢有长假期,赤立角及罗湖等离境口岸......
-
明清十大商帮(图)
中国历史上,把以血缘姻亲和地缘乡谊为纽带连接而成的商业集团,称为商帮。明清时期,中国大地上形成了晋、徽、陕、鲁、洞庭、龙游、宁波、江右、闽、粤十大商帮。 晋商和徽商的兴起缘于贩盐获利,陕西商人也不例外。明代陕西行省包括甘肃地区,不仅地......
-
明清之际中国知识界的为而做学问(图)
钱(学森)老去世后,他生前关于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再次引起的关注,钱老认为现在“都是些人云亦云、一般化的,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,受封建思想的影响,一直是这个样子。我看,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。”那么,所谓封建思想的影......